用執著書寫一種責任
——商基網絡公司總經理沈俊杰創業側記
沈俊杰,標準男子身材,精致而又充滿活力,一副近視眼鏡,書生意氣,笑盈盈的面孔好像從來不曾有過煩惱。在臨湘桃林河畔長大的他,現在已是廣東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廣州帆起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眼角細如發絲的魚尾紋見證了他創業的艱辛,20余年如一日的專注計算機軟件行業印證了他對事業的一份執著和責任,與其交談也看到了他對家鄉的一片眷眷之心。
南下打工,向準岳丈借了500元盤纏
沈俊杰在家里是老大,下有兩個妹妹。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他的出生父親寄予了厚望,希望他是一個才智杰出的人。然而,青少年時代正是國家改革開放初期,農村生活還很窘迫。從小學到大學,每年開學的日子都是父母最愁心的時候。但他們心中有一個愿望,就是要把沈俊杰送讀出來。不管怎樣困難,哪怕是把種糧賣掉,也要保證沈俊杰讀書的學費錢。懂事的沈俊杰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高中畢業時,計算機專業悄然興起,還不被人們重視,恰同學少年的沈俊杰卻認為過不了多久必將是計算機時代,便報讀了長沙鐵道學院專攻計算機專業。正好家在益陽的妻子崔建輝也報考了這個學校同樣的專業,共同的愛好共同的理想將兩個不同地方青年的心組合到了一起。
大學畢業后,沈俊杰在學校附近的一家公司擔任方正排版軟件技術員,這家公司正在做方正軟件技術培訓,他覺得這個培訓不錯,今后大有市場,就讓妻子參加。培訓完后妻子經她舅舅介紹來到廣東省東莞市高埗鎮裕元鞋廠做經理助理。妻子離開后,沈俊杰繼續在長沙工作,月底工資發下來,扣除妻子的培訓費用,所剩無幾。長沙工資水平低,心中的人兒也不在身邊,催生了沈俊杰辭去工作的想法,決定隨同妻子前去東莞打拼。身上沒有經費,無法購買車票,便向當時在長沙做生意的準岳丈借了500元錢做盤纏。
回憶這段往事,既辛酸又甜蜜,同坐一旁的妻子笑笑:“這500元錢到現在都還沒有還呢。”
心中有路,才是人生的坐標,才可以通向遠方。沈俊杰來到東莞這個世界工廠后,眼界大開,深感自己當初的選擇沒有錯,憑著自己的網絡軟件知識優勢,先后在東莞石龍興隆鞋材廠任電腦部經理、廣州賽特科技公司任項目經理、佛山科啟軟件公司任開發部經理、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任實施顧問。一路走來,從沒有離開自己所學的專業。隨著條件慢慢成熟,創業的夢想越來越強烈。為了今后創業更穩妥,基礎功底更扎實,沈俊杰又報讀了澳門城市大學,獲得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理論和實踐的升華,為沈俊杰后來的發展和創新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談起當初這段打拼生涯,沈俊杰深有體會地說:“在企業任職,不是做官,不是坐辦公,而是帶著別人做事,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打工者。”
自主創業,妻子是他最大的支撐
十年磨一劍,沈俊杰終于有了一定的人脈資源和計算機軟件管理經驗,技術實力贏得了社會信任。2009年,鼎捷軟件的易飛ERP放出代理商經營,有意讓沈俊杰來做,這是一個極好的發展機遇。此時,中國制造快速崛起,國外軟件大行其道。他和妻子作出決定:創辦公司,代理鼎捷產品,服務制造企業。
創辦公司可不是想當然意氣用事,必須要有一定的實力作支撐。沈俊杰結婚已近10年,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妻子又懷了二胎寶寶。一家一檔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生活,肩上已是一份夠重的擔子了,加之剛剛置辦房子解決居住問題,現在要辦公司,談何容易!
妻子正在佛山南海的中宇漁具有限公司任人事部經理,她看出了沈俊杰心中的顧慮,果斷地對他說:“你放心辦公司,我來賺錢養家?!?/span>
沈俊杰說:“可是,創辦公司前三年不但賺不了錢,還要拿錢出來?!?/span>
妻子說:“家里的積蓄你全拿去,我每月的工資還可以給你貼補!”
佛山雖然與廣州毗鄰,但從佛山南海到廣州天河的家里住址相距30多公里,坐公交轉地鐵,單程都是一個半小時,當時妻子不會開車,挺著個大肚子,每天兩邊跑,照顧女兒學習,到公司探望進展情況。
沈俊杰全身心投入到公司籌建,家里大小事務全部交給了有孕在身的妻子。就這樣,在妻子的堅決支持和鼓勵下,公司終于創辦起來了,取名“廣州鼎杰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創業之初,公司只有沈俊杰和表妹2人,由于企業小,資金少,請不起員工,便從大公司聘請兼職,利用晚上時間加班加點。兼職技術人員不在廣州,就到他所在的城市找個咖啡廳,以喝咖啡為名在咖啡廳里工作。有時為了一個數據的完成需要做到凌晨一兩點鐘。有一天晚上,為了趕做一個項目,佛山客戶來到公司現場催逼,項目完成后,沈俊杰開車送客戶回佛山,返回的時候已是凌晨2點多了,由于過度疲勞,自己駕駛的小車與別人的小車相撞,兩輛車接近報廢,所幸車上人員都只是輕傷,沒有造成重大傷亡事故。
果如沈俊杰所料,三年后公司完成初建,開始贏利,業務日益拓展,人手增多,妻子辭去中宇漁具的工作來到沈俊杰身邊,協助他打理公司。夫妻兩一個主內一個主外,沈俊杰便可一心一意推進公司業務向高層次發展。2015年,在鼎捷軟件易飛ERP代理經營的基礎上開始做自己的產品,將公司更名為“廣東商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實行代理產品和自有產品兩條腿走路,更好地服務制造企業。
規模發展,用誠信維護公司形象
任何收獲都不是巧合,而是每天的努力與堅持得來的。沈俊杰事業的發展歷程,就是他對事業執著追求的過程。
公司越做越大,軟件服務和產品開發齊頭并進,漸成規模,沈俊杰開始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提出了“成為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領域領先的方案提供商”的企業愿景和“讓制造企業普遍實現智能制造”的企業使命。目前已成功為電子電器、五金機械、化工、家具等行業在內的數百家企業提供了信息化解決方案,建立了完善的產品研發、項目實施和售后服務等多個標準體系,因而形成了“踏實、拼搏、責任、敬業”的商基精神,提煉出了“踏實·專業·成人達己”的公司核心價值觀。
沈俊杰說,凡是入職商基網絡的員工,必須要有商基精神和公司核心價值觀。他對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作出如下解釋,踏實就是要對客戶跟蹤服務,一心一意;專業就是要熟悉工業數字化領域,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成人達已就是只有不斷完善和發展壯大自己,才能更好地為客戶和社會服務。他還說,誠信也是一種文化,誠信是根本,質量是保證,對客戶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員工負責就是誠信。商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時,沈俊杰的恩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唐東平親自送他一幅“商道酬信”的題詞。沈俊杰十分珍惜恩師的這幅書法作品,一直張掛在自己的辦公室里,永遠激勵著他用誠信經營事業。
如何對客戶負責?沈俊杰舉了一個例子。商基網絡與一家客戶簽約軟件線上服務,由于客戶技術人員流動大,后來更換的技術人員不會使用此項軟件,誤以為他們開發的軟件產品效果不好。視信譽為生命的沈俊杰聽說此事后立即要求公司員工要對客戶負責到底,及時跟蹤服務,他們換了人就去幫他們培訓新人,直到他們全部會操作為止。
為了對社會負責,公司自成立以來,每年投入科研經費數百萬元,且每年遞增,公司所得利潤大部分部投入到智能制造平臺項目開發,力求平臺項目更科學,更適用于各個企業管理。通過幾年的努力,終于在2019年將研發成果智能制造平臺系統轉向推廣應用。該項成果能夠協同上游供應鏈,銜接下游銷售物流,形成制造企業智能制造閉環管理,可以為制造企業提供MES精益制造執行系統,WMS智能倉儲管理系統,SRM供應商管理系統。應用中的DMP云數據平臺,集成智能設備,可以為工廠企業在計劃、生產、質量、倉儲、設備以及物聯等方面構筑智能制造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2020年,啟動公司本地化戰略,在佛山全資成立首個子公司“佛山商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到2021年9月,已全資成立了3家子公司,分別服務廣州、佛山、清遠及周邊本地企業。
對員工的負責則表現出了沈俊杰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企業家氣派。他笑笑說,目前公司員工學歷全部大專以上,既然他們認可公司來這里工作,就要對他們負責,要讓他們進得來,留得住,沒有后顧之憂。他告訴筆者,員工工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全部按勞動法買齊“六險一金”,保證員工的福利待遇,讓員工安心工作,為社會創造財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沈俊杰的這種責任感和執著精神,使他和他的企業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形象,獲得了諸多榮譽,取得了更大成果。2016年,沈俊杰被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聘請為2013年本科生校外導師,公司通過高培入庫,成為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2017年,公司分別通過軟件企業、軟件產品認證和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成為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自主研發著作權30項,同時成為廣東軟件協會會員單位,加入廣東省湖南臨湘商會,擔任副會長,并被當選為廣州分會秘書長;2018年,加入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EDP同學會第四屆理事會,任常務理事,同時加入岳陽商會,任副會長;2021年,公司多次應邀參加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推進中小企業發展活動,與廣東省輕工業技師學院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向該校授予人才培養基地匾牌,與廣東財經大學簽署建立合作基地“產業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談到企業的未來,沈俊杰對與廣東財經大學的合作非常感興趣,他說,中國新基建正在蓬勃興起,工業互聯網再一次引領時代潮流,“產業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的建立,商基網絡將以物聯網技術、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為基礎,在產業信息化和數字化的行業研究、創新應用、基礎產品及前瞻技術研究等方面具有更大優勢。他表示,作為工業互聯網中堅力量的商基人,必然為時代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將“讓制造業普遍實現智能制造”踐行到底。
感恩社會,緣于對父親愛心的傳遞
沈俊杰的企業漸入佳境,他不忘感恩社會,回報家鄉。2017年隨同廣東省湖南臨湘商會回鄉參加敬老院愛心活動,由此受到啟發,春節回家后給家鄉屋場里70歲以上老人每人送上一套新衣服。從此以后,每年的春節他都要帶著自己的孩子拿著禮品去鎮里的敬老院看望老人,以培養孩子尊老敬老的好習慣。這一年,他還向華南理工大學捐贈教育發展基金5000元經費。
沈俊杰告訴我們,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受他父親的影響,也要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下一代。他清楚地記得,當年在臨湘二中讀書的時候,父親正在基建工地做小工。有一次學校開展捐贈活動,救助一位大病學生,每人至少要捐贈2元錢??墒羌依锢щy,拿不出錢來。沈俊杰無意告訴父親,誰知,第二天下午快吃晚飯的時候,父親突然出現在校門口,從褲兜里掏出折成一次性打火機大小的4元紙幣遞給他,說:“這是我在工地把廢舊水泥袋賣了換來的,你捐給那個同學家里吧?!闭f完轉過身離開了。
這時,沈俊杰看到父親正穿著一件紗背心,背上破了兩個洞,雙肩曬得黝黑,磨破了皮。頓時想起讀過的《背影》那篇課文,眼前的父親就是朱自清寫在書上的父親啊,眼睛里充滿淚水,望著漸漸消失的背影,父親的形象在他的心目中高大起來。他想,今后有能力了一定要感恩父母,回報社會,把這份愛心傳承下去。
現在他的企業成功了,農村面貌也變了,老百姓的生活安逸了,可是不少村民卻迷戀起了牌桌,在孩子們中成了不好的榜樣。受到父親愛心影響的沈俊杰看在眼里,想著如何改變家鄉這種不良風氣的辦法。
沈俊杰的老家在桃林鎮源沖村大坳屋場,這里有一個好的傳統,每年春節前農歷二十九晚上,全屋場的人都要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討論屋場里的事情,增進鄉情友誼。只有這個時候在外工作的人都回家了,屋場里的人才來得齊。2019年春節,他和屋場里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商量,發起成立大坳教育基金會,與幾位回鄉過年的老板捐贈經費作為墊底資金,把祖堂屋變成組民和孩子們閑暇時光讀書的地方,建起“大坳學堂”。學堂揭牌那天,他特地選擇年前屋場聚會的日子,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大坳教育基金暨大坳學堂揭牌晚會,場面熱烈又有親情味。
現在,每年寒暑假,大坳學堂都會組織孩子們進行各種興趣培訓、作業輔導活動,讓農村孩子們也跟上了城市孩子的腳步。
采訪結束,沈俊杰眼睛里飽含著一種無限的鄉情。他說,現在大家都生活好了,都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我們在外發展也要為家鄉振興作出貢獻。
撰文:程憲政
攝影:程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