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追蹤了解2017年接受廣東省湖南臨湘商會資助的大學學子如今的情況,當時考取南華大學家庭困難的學子呂根回憶受助時的情境說道。
啟動育才行動資助37名困難學子
2017年8月,廣東省湖南臨湘商會剛剛成立,即與臨湘市教育基金會聯合開展育才行動,由商會組織,會員企業出資,臨湘市教育基金會選取符合條件的困難大學新生進行資助,共有34名會員企業家與家鄉37名家庭困難的學子結對,助其完成大學學業。
這次資助行動影響廣泛,具有極大的社會震撼力,當時湖南日報、湖南衛視、岳陽日報、臨湘電視臺等媒體相繼報道,這一事件還被寫成報告文學在湖南報告文學雜志上發表。
不管資助時間長與短,經費多與少,我們都是萬分的感謝
資助行動為期4年,2021年結束,現在這些受到資助的大學生已經大學畢業。那么,他們當時接受了多少資助,現在情況怎么樣?時間過去6年,大家一直對這些當年商會資助的學子牽腸掛肚。
據了解,受助的37名大學生中,大多錄取于重點本科大學,其中有一名還是北大學生。資助行動中由于疫情等多方面的原因,許多企業受到影響,有一半以上在中途停止了資助行動,僅有7家企業資助直到4年學業完成,共計資助經額76萬多元。6成以上結對的受助學子與資助企業家還保持著聯系。其中有一名不肯透露姓名的學子說,當社會上出現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的企業家叔叔阿姨們慷慨解囊,是他們的一片愛心,不管資助時間長與短,經費多與少,我們都是萬分的感謝,至少幫助我們救了急,度過了當時的難關,感恩商會的愛心行動,我們將會終身不忘。
憑借自己所學專業開始為社會作貢獻
目前這些受助大學生基本完成了學業,其中包括那名北大學生,有5名已是在讀研究生,還有1名學生畢業后邊工作邊考研,尚在考研的路上。其他31位學子畢業后直接就業,憑借自己所學專業開始為社會作貢獻。工薪最高的達到了22000元一個月,最少的也在4000元以上,分布于電子、電力、醫藥、醫療、化工、教育、汽車、燃氣、信息技術等行業。
沒與企業家聯系也有自己的想法
通過對資助企業家和受助學子的了解,有近一半學子在接受資助后卻與資助他的企業家聯系不多??既肷穷^大學現在在廣州四三九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袁智煌道出了自己當時的心境:“比較遺憾的是因為自己當初的一些想法,覺得一直主動聯系匯報有點邀功的意思,可長久不聯系的時候再想聯系又不知怎么說了?!?/span>不過,雙方尚有聯系還是大多數。有4名企業家與資助學生雙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資助學子儼然成了資助者家中的一員,給零用錢,節假日相聚,推薦就業,幫助讀研,一直到現在還在資助。用這些企業家的話說,幫人幫到底,扶上馬,送一程。
將來有能力了也要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通過這次追蹤調查,筆者認為廣東省湖南臨湘商會這次育才行動充滿正能量,書寫了會員企業家的大愛情懷,社會責任。同時這次活動也教育著現在的年輕人學會感恩,學會交流,學會認知這個世界。正在讀研的呂根表示:“一定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以較大的能力回報社會,將來也要像這些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一樣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做個有愛心、有社會責任的人?!?/span>